近期,监测数据显示流感样病例的就诊比例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呈现上升趋势,阳性样本中主要检出的是甲型流感(H3N2)病毒,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流感高发期。部分学校及集体单位已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公众需提高警惕,切实加强防护措施。 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表现及危害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发大规模流行。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显著乏力以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部分人群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相较而言,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导致,症状一般较轻,以上呼吸道局部不适为主,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发热较为少见,且病程较短,通常不引起严重健康问题。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频繁,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在人员密集场所,传播风险更高。因此,在流感高发季节,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建议公众注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在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早就医、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