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的发展源头需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港口建设,直至1993年正式升格为地级市。其行政区域覆盖六千二百余平方公里,囊括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及东兴市四个县级行政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约百万居民,形成了汉族与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和谐共居的人文画卷。 绵延580公里的海岸线如同碧蓝绸带环绕城域,100.895公里的陆地边界则勾勒出它与邻邦相接的轮廓。这种独特的海陆双栖格局,使其成为连接中国内陆与东盟各国的重要枢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宏图之中,这座城市犹如镶嵌在南海之滨的明珠,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门户,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海陆交汇的关键节点。 蜿蜒的海岸不仅孕育了天然良港,更造就了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当咸湿的海风掠过红树林,这座滨海城市便展现出它作为生态屏障的独特价值。而错落有致的码头群中,龙门吊架如同钢铁森林般矗立,见证着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巨轮在此停靠启航。 作为多民族交融的生动样本,这里既保留着京族独特的哈节庆典,也传承着壮族古老的歌圩传统。在现代化港区与原始海滨湿地并存的土地上,传统渔作文化与现代临港产业正在谱写新的发展乐章。这种多元特质使它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始终保持着特殊地位,既是生态保护的示范区,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