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6月的空气质量评估中,阳泉、鹤壁、太原、安阳、石家庄、邢台、邯郸、淄博、德州、晋中、廊坊、西安、新乡、忻州、衡水、聊城、滨州、保定、唐山、濮阳以及枣庄等城市位列后二十位,整体大气污染状况较为严峻。这些地区普遍面临着复合型污染压力,其中臭氧(O3)问题尤为突出。当月全国范围内168个受监测城市均将臭氧列为首要污染物,反映出其在夏季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气温升高和光照增强,臭氧污染进入高发阶段,成为当前季节最值得关注的环境挑战之一。 从地域分布来看,空气质量相对欠佳的城市多集中于华北平原及周边区域,这一现象与当地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特征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夏季持续高温和强日照天气为近地面臭氧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的排放则构成了污染形成的物质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南方多数城市虽然也面临臭氧污染挑战,但整体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这与不同的气候条件、产业结构及污染防控措施有关。当前我国大气治理已进入新阶段,在持续控制颗粒物污染的同时,臭氧污染防治正成为夏季攻坚的重点方向。各地正积极探索针对性的管控策略,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综合手段,努力提升夏季空气质量。